9月28日,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赵新灿一行5人来校,就促进院校交流、深化科研合作、共谋科教发展新路径开展座谈交流,会议在河职创新港302举行。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任枫轩出席座谈会。现代信息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李纪云,科技开发处副处长、河职创新港负责人姬虹参加交流。座谈会由姬虹主持。

座谈会上,李纪云介绍了现代信息技术学院在科研平台建设、专业布局、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虚拟仿真项目开发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学院在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兴技术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赵新灿围绕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科研团队建设、研究方向及虚拟现实教学平台研发成果作了专题分享,展示了其在零代码三维建模、多终端发布、智能教学辅助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与应用前景。与会人员围绕虚拟现实平台教学应用、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教学资源库建设、区块链技术赋能课程版权保护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下一步在汽车、机械等相关专业开展平台应用试点、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推进校企联合开发等事宜达成初步共识。
任枫轩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赵新灿教授团队在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领域的突出成就,并强调深化高等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的职普合作,对于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他指出,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深入贯彻“融入真实场景、配备真实设备、对接真实师傅”的“三真教学”理念,切实强化实训实效,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要依托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开发高质量、可共享、可扩展的数字化资源,并加速推动其从“静态展示”向“动态交互”转型升级,提升教学的沉浸感与实效性;同时,资源建设需突出高职特色,强化技能训练的可视化、标准化与可评价性,为教育教学提供有力支撑。最后,他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与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在课程共建、教材开发、师资培养、项目申报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高水平教学资源与课程体系,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坚实保障。(供稿:戴磊;审稿:吴德强)